海东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欢迎您!N/A 返回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门户网站
自身建设

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 以高效能履职服务高质量发展

    

 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 

以高效能履职服务高质量发展

 ——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海东市人大工作综述








    今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也是地方人大常委会设立45周年。2013年2月,国务院批准青海省撤销海东地区设立地级海东市,辖两区四县,在完成35年的地区发展任务后,海东成为最年轻的地级市。也是这一年7月,海东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标志着海东的民主法治建设步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

    70年来,特别是市人大常委会设立11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在各级人大代表和人大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历届市人大及其常委会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全市中心任务和工作大局,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忠诚为党分忧,忠实为民代言,不断在探索中前进、在实践中发展、在创新中提高,书写了人大工作砥砺奋进的生动篇章,为全市民主法治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努力奋进中持续加强党的领导


    制度稳则国家稳,制度强则国家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显著政治优势。

   “人大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旗帜鲜明讲政治是人大工作的生命线,要坚持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确保人大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赵宏强多次在党组会上强调。

    市委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人大工作,为高质量推进人大工作和建设明确方向要求、提供政治保障。历届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始终初心如磐保持政治定力,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牢牢把握政治机关定位,毫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一最高政治原则,旗帜鲜明讲政治,持续强化理论武装,用党的创新理论统揽、谋划和推进人大工作,牢牢把握人大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

    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努力推动理论学习制度化,以理论清醒保证政治坚定,以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

    坚持一切工作自觉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对标对表,同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求对标对表,重大问题、重要事项、重要情况及时向市委请示报告,做到市委工作重心转移到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力量就汇聚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

    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等,不断强化理论武装,更加自觉把“两个确立”的政治共识转化为“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

    始终把党管干部与人大依法任免相统一,坚决落实市委人事安排,依法为市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聚焦市委明确的重点任务和重大项目,就推动经济稳增长、政府重大项目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民族团结进步、维护社会稳定、信访事项化解等市委“点题”工作加强督导推进。


    在认真履职中持续服务大局


    党委的工作重心,就是人大工作中心;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始终是人大工作的永恒主题。多年来,市人大充分发挥人大制度优势,紧紧围绕市委的中心工作和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认真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

    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走在前、做表率,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在服务全面深化改革中发挥职能作用,自觉将人大工作放在全市大局中谋划推进,在实干实绩实效中激荡起依法履职的铿锵足音。

    市人大持续深入开展系列履职行动,通过专项监督、视察调研、执法检查、督导督查等途径,积极投身改革发展主战场、服务经济发展最前沿,聚焦城市管理、移风易俗、平安建设、乡村振兴等重大任务,综合运用地方立法、审议专项报告、执法检查、专题询问等方式方法,统筹推进,监督支持,促进工作落地落实。

    重点听取审议加快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环境质量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和涉及新质生产力发展等方面的专项工作报告。聚焦全市医疗保障、卫生健康、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文化旅游等工作开展专题调研,持续跟进监督,助推民心工程、民生实事、惠民政策不折不扣得到落实。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海东市河湟文化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实施情况,进一步推动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落地落实。

    2018年9月,省政府将海东工业园区临空综合经济园更名为海东河湟新区,新区赫然成为海东高质量发展建设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按照市委要求,市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牵头推进河湟新区建设,多次带头深入工地调研督导项目建设进度、靠前协调解决项目建设、招商引资、运营管理等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凝心聚力推动河湟新区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河湟新区展现着海东建设的新高度,也见证着市人大担当履职的铿锵步伐。

    专题询问是人大常委会监督的法定形式之一,市人大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人力资本建设、数字经济发展等高质量发展重点领域持续开展专题询问。在人大监督的助力下,全市加快推进环境保护、新兴产业、人才强市的共识和氛围更加浓厚。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实现新突破,成为海东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新动能。


    在地方立法中持续夯实法治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为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市人大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倾听民意的触角充分向基层和人民群众延伸,研究出台《海东市人大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行动方案》,千方百计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落实到人大工作各方面全过程,推动实践创新,丰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海东人大实践。

    在河湟大地,民主立法的根正在基层越扎越深。今年4月1日,市人大常委会举行基层立法联系点授牌仪式并组织召开座谈会,为新设立的7个基层立法联系点集中授牌,这些基层立法联系点必将成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有效载体。除了建好、用好基层立法联系点,市人大常委会还不断健全完善民主民意表达的平台和载体,拓宽公众有序参与地方立法途径,建立立法协商工作机制,公布法规草案面向社会公开征求群众意见,深入基层开展实地调研,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地听取各方面意见,构建了顺畅有序的民意诉求表达渠道,让群众更直接地参与到地方立法中来,保障了地方立法直接反映和体现民情民意、民智民心。

    人民群众“原汁原味”的意见建议被充分吸纳,成为高质量立法的“源头活水”。围绕“彩礼高”“城市管理不规范”“传统文化保护难”等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市人大一直在努力攻坚。为破解“彩礼高”,市人大于2020年制定出台《海东市移风易俗促进条例》,高额彩礼、大操大办、攀比浪费等陈规陋习、不良社会风气已得到明显遏制;为破解“城市管理不规范”,市人大通过专题询问、立法、执法检查等履职手段,出台《海东市城市管理条例》,以法治方式逐步解决城市管理难题,为实现城市治理蹚出一条可行的路径;为破解“传统文化保护难”出台《海东市河湟文化保护条例》,明确要求对濒临消失的河湟文化,市县区人民政府文化旅游主管部门应当及时进行抢救性保护,对适宜设立标志牌的河湟文化事项,应当设立与所保护河湟文化事项的风貌、特色、环境等相协调的保护标志牌……

    从大政方针,到百姓衣食住行,人民的期盼、希望和诉求,有地方说、说了有人听、听了有反馈,充分调动了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今年年初召开的市三届人大六次会议期间,市人大代表们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积极向大会提出建议45件。市三届人大六次会议召开后,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密切协同,及时召开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交办会,明确承办单位和协办单位,明确答复截止日期。督促承办单位坚持先协商后答复,邀请提出建议代表全程参与建议办理监督工作,办理前主动与代表进行联系,沟通了解代表提出建议的缘由和目的;办理中及时反馈进展情况;办理后走访征询办理意见,对代表反馈不满意的地方进行重点走访,当面征求代表意见,形成代表和承办单位的良性互动。45件关乎民生的建议从产生,到全过程监督办理,再到合力推进落实,各流程环节的无缝衔接、各部门的齐心协力、社会各界的全力配合与人民群众心满意足的笑脸汇聚在一起,交织成一幅和谐美好的城市画卷。


    在履职过程中持续完善监督职能


   “每到秋收时节,农村秸秆乱抛乱烧现象依然存在。请问市农业农村局,我们将如何坚持‘疏’‘堵’结合,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

   “请问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区范围的河道什么时候能够实现水清的目标,你们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保障这一目标的实现?目前实施的雨污分流工程是否能实现小区及沿街单位全覆盖?”

    市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落实新环保法的有关规定,每年把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全市环境质量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固化形成环保监督常态机制,推动环境质量状况持续向好和环境保护目标全部完成。连续五年开展调研、听取专项报告,推动政府严格执法、依法行政,有效促进全市环保工作上新台阶、出新成效,环保任务目标全面完成,环境质量逐年改善。

    人大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市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充分运用宪法法律赋予的监督权,坚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

    为让监督更好地长出“牙齿”,市人大常委会不断创新机制、优化路径、拓宽载体,构建以“清单式”审议意见为标志性成果的闭环监督新模式,打好视察调研、专项审议、专题询问、执法检查等组合拳。

   “海东人大将继续认真实施监督法和青海省实施监督法办法,健全‘一府一委两院’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制度。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综合运用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专题询问、专题调研等监督形式,依法促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加强预算联网监督平台建设,强化人大预算决算审查监督和国有资产管理、政府债务管理监督,不断提高财政资金预算管理水平。”赵宏强说。

    民之所盼即是人大工作所向,全市各级人大不断创新监督方式,提升履职质效,推动解决了一批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法律法规执行中的突出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


    在服务代表中持续激发代表活力


    人大代表,人民群众的代言人、助力发展的推动者。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人大代表工作能力建设,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在9月14日召开的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国家机关要支持和保障人大代表依法履职,健全联系代表的制度机制,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

    多年来,在市人大常委会开拓创新、求实探索的诸多“幕后工作”下,代表活动精彩纷呈,代表作用持续激发,代表风貌蒸蒸日上,代表服务保障有力,人尽其力、大有作为的干事氛围正悄然在全市人大代表中不断形成。

    一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致力于把代表工作置于率先突破的大局中,科学谋划、创新举措、系统推进,激发人大代表内动力,展现人大代表新作为,为推动海东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贡献人大力量。

    市人大常委会健全“三联系”制度,实现主任会议成员、委员、代表与群众的联系常态化长效化,并制定代表履职管理办法,建立代表履职档案和评价机制,为代表履职提供保障。建立政情通报制度,召开政情通报会,向市人大代表通报市政府民生实事办理等情况,拓宽了代表知情知政渠道。

    同时,加强“两室一平台”建设,开展“人大代表在基层”“人大代表进两室”等活动,代表面对面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打通了代表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积极推进村级代表联络室、“代表之家”规范化建设,组织代表经常性开展活动,拉近了代表与群众的距离,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积极谋划闭会期间代表履职活动,邀请基层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参加执法检查和视察调研,拓宽了代表参与常委会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实行人大代表向选民和原选举单位述职制度,充分调动了代表的履职热情,代表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增强。开辟“代表风采录”专栏,每年录制代表履职专题片,对近百名基层代表的先进事迹进行宣传报道。

    此外,健全完善代表建议办理机制,建立人大常委会班子成员督办、政府副市长领办等制度,通过会后交办、重点督办、代表视察等形式,加大代表建议办理力度。完善代表建议办理考核评价办法,组织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对市直部门办理工作进行满意度测评。各承办单位强化落实,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着力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一批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


    在不懈奋斗中持续加强自身建设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艰苦奋斗,梦想的实现靠的是勇毅前行。立足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市人大及其常委会肩负着新的责任与使命。

    做好人大工作,自身建设是关键。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四个机关”定位要求,持续全面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常委会的政治能力和履职水平,全力打造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人大机关。

    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人大机关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制度建设得到加强。健全常委会党组、机关党组、党支部联动抓党建的工作机制,认真落实民主生活会、双重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制度,机关党建工作明显加强。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突出位置,通过集中学习、专题讲座、研讨交流等形式,进一步强化了思想理论武装。发挥常委会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召开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会议,压实管党治党责任,持续巩固提升模范机关建设成果,推动常委会及其机关党的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

    深化能力作风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按照省市委要求扎实开展“以案促改”专项教育整治,督促机关党员领导干部认真执行“十严禁”纪律要求,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深入开展“人员大培训、岗位大练兵、环境大整治”“百日练兵提素能”“学法讲法用法”等专题活动,开设“海东人大讲堂”,举办民法典、地方组织法等专题讲座,人大干部法律意识和履职能力不断提高。加强机关干部学习培训,组织机关干部参加省委、市委党校等专题培训,参加全国人大、省人大业务培训,人大干部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推动形成工作合力。认真落实省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部署要求,如期完成人大机构改革,依法设立和调整人大工作机构、办事机构,明确各自职责和分工。建立各专门委员会与部门(单位)对口联系工作机制,深入开展执法检查、专题调研,确保工作重点及时推进、民生问题及时解决。加强机关干部队伍建设,注重机关干部培养、选拔、交流和使用。密切与省、市新闻媒体的联系,加大人大新闻宣传力度,讲好人大故事,传递人大声音。加强与省人大的工作衔接,注重协调配合,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常委会加强对县乡人大工作的指导联系和交流互动,督导落实中央和省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努力做到同频共振、同题共答、同向发力,县乡人大工作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推进,全市人大工作整体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一届接着一届干,市人大常委会从走过的奋斗历程中激发前行动力,从取得的成功经验中汲取丰厚滋养,各项工作取得了扎实成绩——

    在旗帜鲜明讲政治上有新加强,坚持“第一议题”制度,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对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都是“第一议题”抓学习、“第一遵循”抓贯彻、“第一要件”抓落实,确保人大工作紧跟时代步伐、保持正确方向。在高质量地方立法上有新进展,目前已立法11件,积极回应了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在人大监督质效上有新提升,聚焦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安排,聚焦人民群众所思所盼所愿,健全监督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坚持寓支持于监督之中,综合运用多种监督方式,精准、靶向、纵深推动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全要素用好宪法法律规定的人大工作方式方法。在重大事项决定上有新探索,坚持谋大事、议大事、抓大事,推动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安排落实落地,进一步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在自身建设上有新成效,遵循“四个机关”定位要求,从抓基础、利长远出发,在制度建设、机关建设、队伍建设上取得了新成效,人大常委会机关的凝聚力、执行力和整体形象有了新的提升。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上有新实践,落实“两个联系”要求,深入开展“双联”提升工程,健全完善调研、座谈、论证、评估、问卷调查等工作机制,人民群众参与人大工作、提出意见建议的渠道更加顺畅、便捷,探索出彰显特色、充满活力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路径。在稳中求进中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在守正创新中激发人大工作新活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河湟大地焕发出蓬勃生机!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市人大常委会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扎实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稳中求进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切实肩负起新时代新征程赋予人大的新使命新任务,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干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新业绩,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海东新篇章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上篇新闻: 辉煌七十年 人大展风采

下篇新闻: 立足地方人大职能定位依法助推改革任务落实